- 名人娱乐占成合作 - 20122013欧冠积分 - bbin不出款登入
【鹤壁新闻网讯-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雪】“鹤壁这60年的发展变化可不小,粮食高产全国领先、镁合金及精深加工能力世界一流、居民幸福指数全国第七、淇河水质全省第一……鹤壁很多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在前列,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。”4月21日,淇滨区93岁的鲁松桥老人回忆往昔,感慨万千。
到鹤壁第二年牵头创办《鹤壁日报》
1957年,鲁松桥经省委宣传部抽调,来到鹤壁市委宣传部工作。那年3月18日鲁松桥来到鹤壁,属于最早一批调过来的人。
鲁松桥回忆,当时市委在鹤壁集东头的天主教堂里办公,总共就五六间平房,住宿、办公都在一起。“来之前听人说鹤壁在一个山沟里,条件极差,连百货商店都没有。到这里一看,哪儿有他们说的那样可怕。”参加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鲁松桥笑着说。
“我在市委宣传部任秘书,主要就是搞宣传、写文章。我写的文章挺多的。”鲁松桥说,为了宣传新成立的鹤壁市,1958年他还创作了歌曲《鹤壁真是个好地方》,“说鹤壁,道鹤壁,鹤壁真是个好地方,东有铁路连京广,西边紧接大太行,南有淇河长流水,北有善应好风光……”厂矿文艺宣传队多次演出,群众反响强烈。
搞宣传就需要载体,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,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,相当重要,可当时鹤壁没有自己的报纸。鲁松桥向市委领导提议创办我市自己的报纸,得到领导同意后,他又向省有关部门提出申请,没过多长时间就得到了批复。之后,鲁松桥和一些同志去开封、洛阳等市学习人家的办报经验,2021-03-03《鹤壁日报》创刊。
对这份报纸,老先生有着很深厚的感情,现在93岁了依然坚持每天看《鹤壁日报》。
白天搞科研,晚上写文章
1975年,鲁松桥从市文化局调到市科委任主任兼科协主席。鲁松桥感觉有责任推广科学技术,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,特别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,科学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“我觉得我是科委领导,必须在这方面带好头。”于是,他白天办公,晚上回家写科普文章,经常写到凌晨一两点。
《什么叫科学》《科研是怎样分工的》《关于八大新兴科学业技术简介》等科普文章就是鲁松桥写的,文章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学知识,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。这些文章在《科技报》连续发表后,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,读者来信不断,有的读者还要求把这些文章集结成册。省科协主席专门在大会上表扬鲁松桥,请他向与会者介绍科普文章的写作经验。
“我那时候特别爱钻研,1984年离休前,还设计出‘声学仿生仪’的雏形,当时的省科委主任罗干看到后连连称好。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,该设计没有最终成型推广。”鲁松桥说。
组织成立全省第一个老干部文艺团体
1984年,离休后的鲁松桥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。作为老干部协会的秘书长,他组织70多名爱好文艺活动的老干部,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老干部文艺团体——鹤壁市老干部演唱团。
演唱团的节目大多是鲁松桥自己编写,话剧白雪丹心》、相声《妙药回春》、快板《三佬会》等,受到很多人的喜爱。鲁松桥说:“我写的这些,内容基本上都是歌颂好人好事、弘扬革命优良传统、表现改革开放后大好形势的。我们经常去外地演出,郑州、新乡、安阳等地都去过,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。《河南日报》《人民日报》曾报道过我们演唱团。”
“鹤壁60年巨变,我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。作为一名党员,离开了工作岗位,我希望能发挥余热。”鲁松桥说。 ⑧
鹤壁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
凡本网注明“鹤壁新闻网X月X日讯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鹤壁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鹤壁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求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鹤壁新闻网授权咨询:0392-3313875
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